2012年5月7日信報:港大疑「私有化」本部大樓 哈劍牛開放地標建築

信報財經新聞 A17  |   獨眼香江  |   獨眼香江  |   By 紀曉風 2012-05-07
港大疑「私有化」本部大樓 哈劍牛開放地標建築



“香港最高學府香港大學近日又有風波!

有百年歷史、屬法定古蹟的香港大學本部大樓,未來用途起爭議,由於一直以本部大樓作教學的港大文學院,將在7 月撤出並遷往百周年校園,以配合大學四年制及校園發展,校方遂舉辦諮詢論壇討論大樓未來用途。

然而,最後一場諮詢論壇上周六才結束,未來方案未定,但校方卻被踢爆疑「私有化」大樓,將改為校長室、教務處等行政用途,結果引來港大師生強烈反彈。

對港大人來說,本部大樓似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感,皆因不論何時入學與畢業,該處必然是首先及最後踏足之處,老紀翻查外國知名學府,包括美國的哈佛大學,以及英國的牛津與劍橋大學等,校園內的歷史建築物多用於教學用途,甚至開放予學生使用,既讓校園傳統能夠傳承,亦能令學生的歸屬感倍增。”提到香港大學,大家對本部大樓應該不感陌生,這座建於1912 年的「田」字形建築物,坐落在般含道本部校園,是港大最古老建築物,也是港大的首座大樓,原由醫學系、土木工程系使用,二次大戰期間曾用作醫院,後來改為由文學院所使用,大樓並在1984 年,被列為法定古蹟。

本來本部大樓的使用一直相安無事,但因大學三改四,加上港大慶祝創校百周年而有連串發展計劃,就令本部大樓成為風波中的風眼!

由於一直以本部大樓作「教學基地」的文學院,將於不久後遷出並搬到百周年校園的新文學大樓,本部大樓因而騰空,其實港大校方早於數年前,已跟不同部門商討過本部大樓的未來用途,至上月開始,更舉行三場公眾諮詢論壇,而最後一場就在上周六完成。

不過,當兩場論壇過去,港大校方一邊強調仍沒有既定方案,但就有傳媒踢爆,校方早前原來已向政府遞交計劃書,建議把本部大樓大部分空間劃作行政用途,大樓三層將分別由教務處(the Registry )、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(Cedars)及校長辦公室進駐。

眼見校方疑想把本部大樓「私有化」,港大師生反應甚大, 「港大百周年關注行動組」隨即在網上發起聯署,爭取民主規劃本部大樓,兩日間獲逾600 人支持,然而有人又發起「一人一相」保留港大本部大樓教學用途行動。

還原基本步,究竟一所百年大學內的icon building(地標建築物),外國歷史悠久的學府,又如何處理它們的歷史建築?

在這裏,不得不先提位於美國波士頓的哈佛大學,這間於1636 年創立的大學,同時擁有大有來頭的馬薩諸塞堂(Massachusetts Hall),馬薩諸塞堂建於1720 年,是全美現時歷史最古老的學術大樓,在獨立戰爭期間用作美軍駐紮處,美國獨立宣言中三名簽名者中, 就有兩人包括John Hancock 和Samuel Adams曾住過該處。大樓一樓、二樓現時雖然是校長及副校長辦公室,但最頂的四樓,仍堅持作為新生宿舍,好讓新入學的哈佛學生,先接受「歷史的洗禮」。

在英國,劍橋與牛津齊名,兩間大學的校園內歷史建築隨處可見,其中劍橋大學行政區內,就有建於1730 年的Senate House(議會廳),該處曾是參議員議事廳,現時就是向畢業生頒授學位的地方,同時也是各國政要進行演說的場所,2010 年時英國大學生示威抗議加學費, 當時學生就是霸佔了Senate House 作靜坐抗議;至於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內的School of Pythagoras(建於1200 年),是校內最悠久建築物之一,現時就用作劇院及成為聖約翰學院戲劇學會的大本營。

至於在牛津大學,歷史建築比劍橋更古更多, 其中基督教堂學院(Christ Church)內的學院餐廳,就被電影《哈利波特》選作拍攝魔法學院學生用餐的場景,同時也是童話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的「誕生地」,每年因此吸引大批書迷來「朝聖」,而校內的博德萊安圖書館(Bodleian Library),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共圖書館之一,藏書達500 萬冊,僅次於大英圖書館,各處的共通點是一律對外開放,讓公眾及學生都有使用權。

如果以為英美學府做法特別,其實在亞洲日本,歷史最悠久的東京大學就以校內的安田講堂最為聞名,在1968 年,東大學生發動學生運動佔領安田講堂,後被機動部隊強行介入,才解除學生封鎖,事件正是知名的「東大安田講堂事件」。安田講堂地下是中央食堂,提供廉價的食物,食堂用膳時間除擠滿學生,更不時有遊客光顧。

對於港大有意把本部大樓「私有化」,老紀問過港大文學院比較文學系助理教授司徒薇,她指本樓本身是古蹟,在保育時應作特別的考慮,讓未來用途能反映大樓的歷史文化意義,又希望大學未來的計劃,應設計成可容公眾容易進入本部大樓。

其實,司徒薇的辦公室本來就在大樓內,她不諱言,從事人文學科教學,更需要是校園的氛圍,她形容該處是港大最獨特之處, 「本部大樓有陣書卷味,人在裏面走,都行得優雅一點,是孕育人文學科最好的地方,是一個最自由平等開放的空間;新辦公室雖然有無敵海景,但就係一個辦公室,唔似係校園。」事實上,她並不反對有行政部門遷入,但亦明白學生或會擔心未來大樓變得重門深鎖,反而她建議,未來在本部大樓增設展覽廳,展出港大校友和教授的文學珍品,好讓港人有機會一同享受這些歷史文化成果。

陳太疑撐文學院搬離本部﹖港大本部大樓有紅磚、花崗石、鐘樓與荷花池,充滿文化氣息,更孕育出不少著名文人學士,大樓採用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興建,是香港古典復興式(Classic Revival Style)建築物的典範,曾在大樓就讀的名人,包括孫中山(醫學院)、張愛玲(文學院)、陳方安生(文學院)、林夕(文學院)及張婉婷(社會科學院)等。

其實,本部大樓最初只有兩個庭園,頂部就置有遮打爵士於1930 年所捐贈的鐘樓,同時四角建有塔樓,至1952 年時大樓擴建,增建了南部兩個庭園,令大樓成為「田」字形布局,在1958 年時大樓再次擴建,是次就加建一層。

為配合校園發展,文學院因此需要遷出本部大樓,上月下旬就特別舉行歡送儀式,找來知名校友齊集陸佑堂,當中包括1962 年於文學院畢業的「大師姐」、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負責發表演說,陳太直言最難忘是1996 年時,跟媽媽一同在陸佑堂接受港大頒發榮譽博士學位,不過,陳太參與歡送儀式,就猶如以文學院舊生身份支持文學院遷出,老紀估計陳太未必了解本部大樓的發展計劃,只因出於愛港大及文學院之心,就被港大校長徐立之「擺上枱」。

事實上,雖然經歷了「八一八事件」,但港大在處理本部大樓事件上,卻似乎未見吸取教訓,繼續「自把自為」欠缺透明度,過去未有詳細諮詢將來把什麼部門搬進,卻早已決定要把文學院遷出,有畢業校友批評,如果本部大樓繼續用作教學用途,文學院本身就是最佳選擇和配合。

據悉,校方負責人副校長麥培思(John Malpas)曾在諮詢會上聲稱,校方就本部大樓未來用途未有任何定案,又指校方未曾企圖由行政部門主導本部大樓,但就被校友踢爆早在百周年校園典禮上,已曾聽聞校方將改本部大樓作行政大樓,暗示校方早有計劃,而港大學生會去年已曾發起聯署,但校方卻無動於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